文明是宁波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自2017年7月1日起,《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开始施行,5年多的时间里,宁波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变化——
(资料图)
乱丢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礼让行人的车辆越来越多;“光盘行动”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成了许多市民的共识。
随着城市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对文明行为也提出了新要求。近日,修改后的《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那么在市民心中,过去几年《条例》的实施效果如何?新版《条例》又在哪些背景下对相应内容进行了加强或改进?
对《条例》基本满意,
认为作用明显
去年6月,宁波市专门就《条例》修改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数525份,其中18-40岁年龄段占比最多。调查对象较为均匀地分布在企业职工、农民、在读学生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几类人群中。
数据表明,28.38%的调查对象对《条例》的实施情况非常满意,半数调查对象对《条例》的实施情况比较满意。
调查对象对条例满意程度
当提及《条例》在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方面的作用如何时,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条例》在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方面的作用很大,29.14%的调查对象认为《条例》在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条例》在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方面的作用
调查中,有接近半数的调查对象对《条例》本身并不十分了解,相关调研单位认为,未来可加强对《条例》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可以将《条例》的落实成为内化于心、见之于行的自觉行为。
《条例》规范不文明行为,
提升公民文明素质
“通过立法将基本文明行为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转化为公民个体的法律义务,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可以充分发挥立法对文明行为的规范作用。”参与立法调研的专家之一孙祥生提到,立法对于文明行为具有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通过立法将一些值得倡导的文明行为固定下来,并通过立法完善文明行为激励机制,可以充分发挥立法对文明行为的引导作用。
在《条例》对规范不文明行为方面的具体成效方面,数据表明,接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条例》实施对规范机动车违章停车、人行横道不停车让行的行为以及对规范生活垃圾不分类有显著成效,还有不少人认为对规范公共场所吸烟行为有效果。家住镇海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曾经我家的楼道里经常有人吸烟,这些年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少了。”
此外,调查对象认为《条例》实施对规范广场舞噪音扰民行为、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行为、高空抛物行为和其他不文明行为有效果的分别为25.33%、20%、12.76%和7.81%。城市的文明风貌、市民的言行举止是城市印象的一部分,市民普遍认为《条例》能对不文明行为起到规范制止的作用。
《条例》对规范不文明行为方面的具体成效
超七成人认为
《条例》有修改空间
在《条例》修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调查数据表明,认为《条例》修改有必要或者非常有必要的占比14.29%和16.76%,认为较为有必要的占比56.95%。这说明随着城市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文明行为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条例》修改的必要性
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在《条例》执法过程中相关执法部门执法力度不足,近三成的调查对象则表明部门之间联动联合执法开展不足和部门信息共享不太通畅。
“有的时候,行人过马路也在看手机,信号灯都已经变成红灯了,他们还在慢悠悠地走。”比如不少司机就对行人过马路看手机的行为苦恼不已,他们也希望新版《条例》能作出相应修改。
同时,他们也指出了目前宁波市文明行为奖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市民认为奖励措施力度还不够、奖励措施可操作性还可以加强和奖励措施覆盖面还有拓展空间。
如何修改《条例》,
哪些不文明行为亟需改变
在调查对象看来,亟待规范和治理的不文明行为中,35%的市民选择了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动车充电的不文明行为,其余依次为超量点餐和浪费食物、违法占道经营、骑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和超速行驶、共享单车乱停放、擅自占用楼道或共用空间堆放杂物、制作发布和传播网络谣言、生活垃圾不分类投放等等。
当前亟待规范和治理的不文明行为
事实上,一个人是否文明,通常是从道德层面来考量的,那要如何从法律层面去界定文明行为,哪些不文明行为应该纳入条例当中,相关调研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
原《条例》基于法律规定和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基本文明行为规范和倡导的文明行为规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要求。
本次《条例》修改,新增的对不文明行为的修改,依据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社会发展对文明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扩大禁烟范围、“无障碍设施”“公筷公勺”“光盘行动”“爱心座椅”普及、共享交通工具的使用、维护和规范停放、窗口“一米线”的实施、楼梯楼道堆物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其次,是来源于当前民众反映强烈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比如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动车充电、违法占道经营、制作发布和传播网络谣言、行人过马路玩手机等行为。
在立法调研过程中,交警和民众反映,一些行人在过马路的时候玩手机,这种行为对于交通秩序和个人安全都产生不利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但是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能否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警示行人增强自身交通安全意识,减少由此产生的交通事故。立法调研小组经过慎重考虑,最终采纳了这一立法建议。
据悉,新版《条例》是针对前期调研中发现较为突出的、具有普遍性的十三类不文明行为,逐一作了制度设计。
更加突出人的文明素质提升,
以法治力量激扬文明新风
《条例》以法治力量激扬文明新风,增添文明底色,回答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宁波增添了亮丽的文明底色。
可以明显看到,本次修改特别增加规定了政府及其部门在文明行为促进中的示范性职责,比如推进政务服务领域数字化应用体系建设,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再比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保障公众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本次修改也关注发挥政务服务窗口的文明示范作用及推进城市国际化环境建设等内容。
记者也采访了海曙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修改后的《条例》聚焦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薄弱环节和难点空白点,更加突出人的文明素质提升这个关键,完善了法律责任制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推进文明创建全域化、常态化、制度化,推动精神文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建议下一步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推动文明行为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和行业行规,久久为功,全员参与,逐步让文明行为成为大众的自觉行为。
来源:文明宁波
上一篇 : 高盛开始裁减约125名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