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学不到一周!这5件事要提早做起来!早看早受益

2023-08-25 22:14:06 京城教育圈

暑假虽长,但有不少家长表示已经“荒废”了。往事已矣,来者可追。距离开学不到一周,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能“临阵磨枪”做的性价比最高的事是什么?这几天怎么做,可以让孩子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自信和成就感?趁着暑假没结束,家长和孩子好好思考布局一下,争取开学后来个“开门红”,为新学年的学习定好基调。


(相关资料图)

最后一周“临阵磨枪”,孩子可以做些什么?

01

尝试自己学

真正的优秀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学自研能力。他们从来不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老师喂一口,自己吃一口。

十一学校的王笃年老师曾经说过:

事实上,从认识几百字开始,小孩子就可以连猜带蒙地阅读大众性的纸质材料了;从学会汉语拼音开始,孩子就可以尝试通过书写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果大人适时加以鼓励,他会以此为乐,逐渐形成习惯。由此,他的学习主动起来,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后,有知识方面丰富的积累、阅读和表达能力方面扎实的根基,对付学校课程游刃有余,既轻松又快乐。

正如施足了底肥的庄稼一般,后期不咋追肥也可以长得茁壮。

学习这件事儿,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个人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只有自己把知识形成体系,把新知识内化、嵌套到原来的知识体系当中,你的学习才算真正完成。

只要尝试自己学,何时开始都不晚。即便只有一天,也可以用“总览学习法”看完一学期的内容。

以高一数学为例。

拿到数学《必修一》的学生,大概率会习惯性地从第一章《集合》开始慢慢读起。

嗯,子集、全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懂了,刚开始看《集合的基本运算》,就发现天已经黑了,要洗洗睡了。

而怎么用一天的时间来了解全书的内容呢?

仔仔细细看全书目录,甚至是背下目录,书中内容只看基本概念、公式和描述,不看例题,不做课后练习。

这样学的目的,是为了对全书的知识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期之初,在脑海里对一学期要学的内容,有个粗略的认知。

读完全书,你会对全书有个整体的把握,也会大约清楚各个章节在书中所占的比重。

这种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预习方法,与诸葛亮“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的大局观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就像画一棵树一样,你先画出树干,再画树枝,最后才是树叶。

当你迅速浏览了全书的知识点之后,闭上书,想一想以下这些问题:

你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根本没看懂? 哪章的哪个知识点,可能是关键点、难点? 哪些知识相对独立,哪些知识具有关联性,可以如何连接等等。

例如,这一章学指数函数,下一章学对数函数,再有一章学幂函数,为什么要学,大多数学生很少去想。但如果你通过详看目录,略看内容,仔细思考之后,你就有了自己对每章知识价值的理解。

再听老师讲课时,你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碎片化的,你之前心里的那棵“知识树”的枝干就会变得清晰、完整起来,学科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就建立起来了。

当然,如果把最后一周的时间都用于自学自研,学习的效果肯定更好。比如,把前两章、至少前一章的课本认认真真自己学学试试。一方面可以获得一些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可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

形成学习能力是最要紧的。咱们回想一下,在学校学的东西,过不上几年就忘光了,而学习能力才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曾有一个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在暑假自学自研数学内容后的学习感受:

就这样,在痛苦和激动交织的日子里,我完成了对数学学习的初步感受——愈学愈艰,愈艰愈学。

经历数不清如此的轮回,就是我的“数学”。

与数学“纠缠”越深,我越发认为数学就是需要用时间来钻研的哲学、科学和美学。

02

做最有价值的事情,不要重复劳动

为什么成绩好的孩子,学习反而看起来比较轻松?因为,他们总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首先坚持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事?

对当下学习最有帮助的事,就是最有价值的事。

比如,开学前最后一周,对全体学生而言,最需要做的,绝不是拼命熬夜、玩命赶作业,而是调整生活与作息时间。比如早晨按时起床,晚上按时上床休息,比如注意规律和健康饮食。

当下,与其稀里糊涂赶作业,不如从战略出发好好规划,不要匆匆忙忙返校,不要让新学期在匆匆忙忙中开始。

想清楚新学期的大目标和细化目标,永远比匆忙开工搞着搞着发现不对劲再推倒返工要省时间。

如何确定哪些事情对实现学习目标有帮助?

京教君认为,知识、经验和悟性三者缺一不可。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持续思考、反复探索、时常复盘、不忘总结。

若是花大量时间学习了相关知识,再花大量时间总结出经验,知识与经验互相验证促进,99滴汗水再加上最后那1滴悟性,学业怎么可能不进步?

总结一下,重复劳动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低效率环节中,而高效努力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最高效的环节。

拿学习来说,不停刷题,很有可能是在重复劳动,不停跌入同一个知识陷阱里;而高效努力的学生,会进行错题研究和试卷分析。概念不清的重新研究概念,思路错误的重新整理思路。充分理解每一题的思路,彻底明白某一个知识点并会综合运用。不让自己掉进同一个坑,就可以实现学习的增量。

家长如何助力孩子学得开心不累?

从现在到开学,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个收心的过程。孩子需要调整和适应,家长的角色同样至关重要。

无论家长平时有多忙,至少也要完成以下3件事。

01

和孩子聊聊梦想

家长可以抽空和孩子聊一聊,学生究竟为什么而学。

如果家里不缺钱,不缺关系,孩子是不是就可能不知道该追求些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此时,精神层面的理想,显得尤为重要。

一名高中物理竞赛生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相对论的变换,让思想向高速参考系前进,电场与磁场的波动,在黑夜中划出一道闪亮的光辉。

在深夜的台灯下翻开一本本厚重的题选,钟表指针悄无声息地旋转,草稿本一页一页地翻过,几缕青丝也在无意中缓缓飘下。

有人说竞赛枯燥,那只是看到了你的艰辛,而不解一名竞赛生对自然规律之美的痴迷。

当孩子不仅有物质层面的追求,更有精神层面的追求时,再索然无味的内容,学起来也会甘之如饴。

开学前一周,家长可以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未来要成为哪种人。

好好学习,不只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多挣钱,还要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当一个孩子有目标、有理想,以及明白奋斗的意义时,他是一定不会对学习喊累的。

02

想方设法建立良性沟通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会变得越"不听话"。如果孩子拒绝沟通,家长可以试试别的方法。

曾经,一个男孩和爸爸互动的小纸条感动了全网。爸爸是高中班主任,工作非常忙,每天早出晚归,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于是,儿子把想跟爸爸说的话都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门口或茶几上,纸条上既有他的心里话,也有他想问的数学题。爸爸看到,就会在纸条上写下回复,父子两人虽不能“朝夕相处”,却可以“纸条传情”。小小的纸条,承载了父子的肺腑之言,也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历程。

此外,家长也可以趁着还没开学,和孩子聊一聊自己那时候的学校生活。好的坏的都可以说,这样可以拉近亲子关系。而自己走的弯路和教训,也会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03

引导孩子重拾自信

为什么不少孩子抱着手机玩游戏时不喊累?

因为游戏里的打怪升级,能让孩子找到自信,找到认同感。而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需要被尊重,就渴望被认同。

新学期伊始,为了帮助孩子从学习中找到自信,家长不仅要常常把“相信你”、“你能行”挂在嘴边,也要从两眼紧盯成绩向关注孩子综合发展转化。不要不切实际地要求孩子去追求他难以实现的目标。

一旦孩子在学习中遇到挫折,他们其实比家长更难过。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主动安慰,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只有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孩子才可能主动把他遇到的问题讲给你。

此外,新学期家长要根据孩子当下的实际水平制订适合的目标。要求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作者|京教君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中招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

上一篇 : 触目惊心!卫星图看福岛核污染水激增

下一篇 : 1500元价位的家用投影仪,快乐星球O3和知麻Z1,谁更值得买?

x

相关推荐

精彩推送